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晚报首批记者走进蓝田“童话沟”

[日期:2011-08-30] 来源: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作者:未知 [字体: ]


               白墙红瓦绿荫,丰收环抱四周,大自然向辛勤劳动的农民回报丰厚的收获。 记者 齐树华 摄

 
收获的玉米就随意地挂在路边,淳朴的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记者 齐树华 摄


      本报讯 (记者 关颖)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一线去。”昨日,西安日报社“记者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第一批6名新闻工作者由社领导带队,走进了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沟村,开始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和采访。

      桐花沟村自然风貌保存良好,植被丰茂,山色葱茏,被驴友们称为“童话沟”。从去年开始,西安日报社和桐花沟村结成帮扶对子,曾组织百名留守儿童逛西安,并以九间房镇为发源地,启动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兰花草”行动。

      从本月起,西安日报社把组织实施“弘扬延安精神、突出为民服务、深化结对帮扶”连心工程与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相结合,由社领导带队,中层干部为主,和记者一起到桐花沟村深入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转变采访作风,改进新闻文风。

      同时,深入基层农村的新闻工作者还将向群众了解农村实情,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村干部一起商讨农村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协助村“两委会”组织实施,并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此次西安日报社记者下乡赴“童话沟”深入基层的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共分十批进行。西安日报社社长郝小奇昨天把第一批下乡的记者送到村子,要求记者在驻村期间,要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地气、通民气、增灵气、添生气,接受艰苦生活锻炼,获取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拉近新闻报道和群众的距离,给新闻注入更多鲜活的人物和故事,锤炼真实、淳朴、清新的新闻文风,改进新闻报道,提高报纸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采访见闻

      桐花沟村偶遇“快乐使者”

      秦岭山中的桐花沟村,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优美而宁静。天刚擦黑,61岁的李斌生的到来,一下子打破了这个山村的静谧。

     “老李,你来了啊。好长时间都没见了,今天放啥电影啊。”赵建设乐呵呵地和李斌生打着招呼,而一边早已等不及的孩子们则没有那么客气,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爬上了李斌生的三轮摩托车。“让我看看,让我先看看,电影到底是怎么放出来的啊。”

     “这帮孩子,这点儿时间都等不及了。”李斌生一边忙着卸下电影放映机和音箱等设备,一边对记者说道,“从25岁开始在咱蓝田的乡村里放电影,到今天都61岁了。但我就是喜欢这份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工作。只要大家需要我,我肯定会一直把电影放下去的。”李斌生告诉记者:“我现在的工作很简单,就是负责给咱九间房镇的21个村子放电影,平均每个村一个月最少放一次,一年下来,除过下雨和收麦,其他的时间都干这了。”

      爬坡走岭,一走就是36年,谈起这其中的甘苦,李斌生自然是有一肚子话要说。“我不是说虚话、客套话,确实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啊。我放了36年电影,1993、1994年之前,那日子过得叫个苦啊。不怕你笑话,那个时候,为了养家糊口,我晚上放电影,白天还得开蹦蹦车拉客,没办法啊,光放电影挣的钱,连儿子都养不起啊。当时,老婆天天逼我外出打工,说放个电影能干啥,挣的钱连点种子和化肥都买不起。为这,我两口子可是架没少吵,气没少生啊。”

     “现在的日子,当初可是想都不敢想啊。”李斌生笑嘻嘻地告诉记者,“1994年,党和政府为了活跃农村人的文化生活,推出了‘2131’工程,进入二十一世纪,每一个村每个月都至少要放一场电影。从那时起,我们的工资由政府负担,不但有了保障,而且还不断涨钱。日子好过了,我不但能安心放电影,而且还能琢磨着怎么放出新意。我这人能写会画,这些年,我就尝试着把党的富民政策,饮水卫生、破除迷信等方面的知识做成幻灯片,在放电影之前放给各村的群众看。没想到,大家对这些东西兴趣很大,我这工作的劲头自然就更足了啊。”

     一个多小时的放电影的时间转瞬即逝,在村民尤其是小孩子们的不舍目光中,李斌生又开始收拾他的放映设备。“没看够吧,没关系,下个月,我就又转到咱们桐花沟了。这电影你们没看够,我更没放够呢。”

     电影放完了,人群也散了,但欢乐却开始在这个山村中漫开,飘入每一个灯光闪亮的农户。

     延伸阅读

     蓝田有个“童话沟”

     朋友,您知道否?蓝田有个“童话沟”。

     距离蓝田县城仅仅18公里的东部秦岭北麓,就有一个与喧嚣城市隔离的人间仙境——西安摄影发烧友啧啧称奇、心仪神往的好去处——童话沟!

     这是九间房镇公王岭上的一个小山村——桐花沟村。游人徜徉山间小道,沿灞河顺流而上,一幅幅田园风光如画般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惊叹陶醉。因这里民风淳朴、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美丽如画而被改名为“童话沟”。

     桐花沟村历史悠久,积淀深远,东观闻名于世的蓝田猿人遗址古建群,西望旅游圣地水陆庵,南依王顺山森林公园,北临灞水,高山峻秀,丘陵起伏,总面积2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人口1782人。这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460-2760米,属大陆性气候。东北部是大豆、核桃生产区,西南属畜牧养殖区。土地广阔,水质优纯,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您若要识“童话沟”的真面目,还得来此亲身体验一番。

     记者接地气 新闻添灵气

     □齐树华

     昨天,西安日报社“记者走基层”赴蓝田县九间房镇桐花沟村活动正式启动,第一批记者开始为期一周的驻村帮扶和采访。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既是报社贯彻“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的开始,更是记者以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接地气、通民气的启程。

     通过接地气为工作添热气。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基层有鲜活的实践,有生动的故事,有新闻最丰富、最鲜活的源泉。记者只有到了一线,才能闻到大地的泥土味,才能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在火热生活中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感受普通群众的真情实感。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无论采访写作手段多么先进,都代替不了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记者只有让自己下基层接地气,才能为自己增添工作的热气;只有下基层通民气,才能让自己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通过接地气为新闻添灵气。基层有鲜活生动的报道素材,回顾以往的新闻实践,凡是产生广泛影响、深受群众喜爱的新闻佳作,大都来自一线、源于群众。凡是记者深深扎根实践、潜心体察生活写出的新闻作品,总是充满着活力,饱含着灵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的源头活水就在基层。新闻要“抓活鱼”,而“活鱼”就在基层,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抓到“活鱼”,抓到“大活鱼”。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刻挖掘现实素材,采写现场报道,就能够让自己的新闻作品更具灵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通过接地气为报纸添生气。一张报纸要获得群众的喜爱,就应该富有生气,生机勃勃。而来自于基层的报道内容最具生机与活力,最富鲜活与生气。记者走基层,要了解真实的民情,转变自己的作风,向群众汲取营养,向群众学习语言,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为新闻注入生命,让新闻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拉得更近,更能反映群众的心声。这样的报纸才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才能富有生气、富有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谋得发展。


编辑:寇娇洁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