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广西“侗戏”难找接班人 戏师传承人仅一人(图)

[日期:2011-08-30]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  作者:谢永辉 [字体: ]
村民在排练改编后的高沙锣鼓。
村民在排练改编后的高沙锣鼓。

今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遗传承人展示侗族织锦技艺。
今年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遗传承人展示侗族织锦技艺。

三江农民画。
三江农民画。
  高沙锣鼓于2007年入选首批(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尽管早已名声在外,但很多人在看过高沙锣鼓的表演之后却感觉“不过如此”。为了摆脱这一困境,高沙锣鼓正在为有所突破而努力,重新改编剧本,并投入了新的整合排练。除了高沙锣鼓,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现状如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高沙锣鼓”险失传

  如今融入不少现代元素,改编效果有待检验

  高沙锣鼓,因流传于柳州市太阳村镇西鹅村高沙屯而得名。以高沙屯命名的高沙锣鼓,又称“八宝会”,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期间,从广东嘉应州移民而来的高沙屯林氏家族村民为纪念家乡传统,逢年过节就表演“八宝会”,鼓乐变化多端,形式丰富,深受当地人喜爱,被称为“高沙锣鼓”。1958年,高沙锣鼓曾参加全广西民间文艺汇演,获第二名的好成绩。文革期间,高沙锣鼓被当做“四旧”禁演,濒临失传。

  1996年,在村民林万文的带领下,一帮有心人找到原鼓手林极朋等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回忆,耗时数年将高沙锣鼓的鼓谱全部整理出来。此后,林万文牵头成立高沙锣鼓队,并陆续在一些重要演出场合亮相。可是,很多慕名前来的观众看过表演后,却对盛名之下的高沙锣鼓表示失望。对此,林万文分析,可能原来鼓谱当中一些精髓还没有发掘出来。再加上队员都是普通农民,完全靠自己摸索,演技水准谈不上有较高欣赏价值。而且服装道具简陋,表演形式单调,也难以激发人们的观赏兴趣。林担心,得不到观众的肯定,高沙锣鼓将面临再次失传的危险。

  如何才能让高沙锣鼓摆脱困境?2009年,柳州市柳南区文体局召开了一次研讨会,邀请文化部门领导和专家讨论高沙锣鼓的发展方向。因为高沙锣鼓的表演效果不太好,会上提出应找具有一定水准的老师进行改编。去年,林万文等人辗转找到了退休老师潘荣坤。潘本人是一名资深的文化工作者,30年前在文化馆工作时,就曾有机会负责重新发掘整理高沙锣鼓的工作,不过当时因为太忙而错过了。如今,他与高沙锣鼓“再续前缘”。接受任务后,潘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读懂”高沙锣鼓的鼓谱,到动手改编、修改,再到最后定稿,前后花了半年时间。

  据了解,新的高沙锣鼓由原来10个板曲变为4大板块,重点在表演形式上做了改变:第一板块为“高沙秧歌”,由16名女演员表演;第二板块为“高沙童谣”,由12名小孩表演;第三板块为“高沙老童谚”,由8名老人(4男4女)表演;最后一个板块是“喜庆欢歌”,所有演员一齐上阵表演。场面较以前宏大、热闹,一个完整的表演阵容,需要30多名演员。8月25日,记者在高沙屯观看了一段新版的高沙锣鼓,由于阵容不齐,还看不出改编的效果。但鼓手和搭档之间的配合还不太熟练,有待进一步磨合。

  “传统的东西并非一点都不能动。”负责改编的潘老师说,这次改编就是为了让视觉效果好一点,所以他融入很多现代元素,来进行包装、美化和升华,让传统的高沙锣鼓能够与时俱进。不过,他也坦言自己“这次冒了很大风险,心情很忐忑”。改编的效果到底如何,只有等排练好之后拿出来正式表演,让观众自己检验了。

12下一页  GO

编辑:寇娇洁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