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家电业不能只盯政策不盯竞争力

[日期:2009-11-09]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 [字体: ]
    日前,国内家电企业的第三季报纷纷出炉,受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都有好转。但是,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企业不能将发展寄托在国家政策上,而应该着眼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搭建多元化抗震性的产业结构以及进行过剩时代的组织管理变革,快速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成功的跨国公司要保持持久的产业竞争力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技术深度,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寿命,因为它是孵化新产业的“种子”;二是产业的跨度,它实际上是公司的商业化面积,产业跨度是任何一个跨国公司所必须的产业支撑;三是管理的精度,科学的管理是支撑企业产业拓展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管理绩效。今后国内企业的发展也必须沿着这三个维度同时进行,构建像跨国公司一样的身体结构。

  任何产业的竞争力都来自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企业在不同产业链的研发能力,也包括产学研等所有技术资源的良性互动。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业一直存在着“以市场换技术”的思维,然而事实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引进外资的结果往往是市场让出去了,却没换来技术或者换来的是不入流的、已经淘汰了的技术。中国企业要摆脱受制于人的现状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体系。

  笔者认为,任何技术能力只能由组织内生而来,没有任何组织之外的力量和过程可以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取关键技术,并且持续地拥有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内家电业的代表,长虹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成功培育了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工业设计及工程技术四大核心技术能力,在进军等离子屏、液晶模组、OLED屏及压缩机等关键部品制造领域后,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了中国家电业核心技术缺失的难题,开始具备全球产品及产业定义权。

  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后,本土企业的生产要素优势不复存在了,而我们走向国际市场与外资竞争时发现,外资品牌一个个都采用了“巨无霸式”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其产业链的综合优势与庞大的多元产业结构成为中国家电企业难以企及的结构性障碍。在全球电子产业环境巨变的情况下,中国家电业要走出当前的产业困境,就必须通过建立能够发挥协同效应的“抗震式”产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的放大效应和范围经济的协同效应,快速提升内生性综合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年中,长虹不断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形成了消费电子、IT数码、通讯、网络、关键部品等完整形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家电、通信、IT三大产业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形成了更强大的生产力,能够吸附更多的产业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

  当前中国家电企业的产业结构、技术研发正发生结构性变革,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必然要求发生变化以适应多元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创新需求。而企业的组织架构变革必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和产业布局的要求,通过形成市场需求的准确传导体,使多元产业能够发挥乘数效应。长虹在产业拓展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全面实践SBU的管理变革,并大幅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管理水平,建立了面向市场需求的管理架构,而且通过成立独立的IT服务公司等,开创了以制造业为基础向服务业拓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西方有句谚语“台风来了猪都会飞”,但台风过去之后猪最终还要掉到地上。在今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家电业必须通过破解产业结构、关键技术和组织管理这三个结构性课题,不断提升产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产业战略转型的总体目标,不断提升整个家电业的国际话语权。

编辑:魏文文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http://www.xbgcw.net/show.aspx?id=17018&   (1482003072 ,12/19/2016 21:42:51 )
  http://www.xbgcw.net/show.aspx?id=17018&   (1482003072 ,12/18/2016 09:02:50 )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