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贾平凹新长篇《古炉》完稿 64万字叙说文革故事

[日期:2010-08-20] 来源:华商报  作者:狄瑞红 [字体: ]

  贾平凹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陈团结 摄

  在《浮躁》、《废都》、《秦腔》、《高兴》等长篇之后,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第十三部长篇小说《古炉》书稿已经交给出版社,新作在规模上让贾平凹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字数达64万,而其作品的时代背景则是文革,作品中的村庄原型是我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

  叙说少年故事新作原型在铜川

  “我感激着那三百多支签名笔,它们的血是黑水,流尽了,静静地死去在那个大筐里。”这是贾平凹在《古炉》写作后记中的最后一句话。记者了解到,从2007年《高兴》完稿之后,贾平凹就开始了新长篇《古炉》的创作。在长达四年的写作过程中,他于今年5月完成了64万字的新作,并且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写作字数近200万字。

  这部作品的内容主要是贾平凹少年时代的经历,带有回忆性质,但故事的背景是在陈炉古镇,它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制瓷的旧址,其烧造陶瓷的炉火1000多年来灼灼不息,形成“炉山不夜”的独特美景,是古同官八景之一。现在的陈炉镇,还有用烧炉废料建成的“罐罐墙”、“瓷片路”等特殊景致。贾平凹为创作小说,曾经多次到过陈炉。

  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作为故事发生地,也取了“熔炼”之意,贾平凹介绍说:“烧制瓷器的那个古炉村子,是偏僻的,那里的山水清明,树木种类繁多,野兽活跃,六畜兴旺,而人虽然勤劳又擅长于技工,却极度地贫穷。”他称把小说定在古炉上的时候,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历的好多事情,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他的回忆。

  记者近日从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了解到,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还专门拍摄了专题纪录片,反映这部作品以外的影像故事。这部纪录片中,贾平凹用地道的商州口音配音,讲述了很多作品创作中的心情故事,还包括很多创作的细节。记者有幸提前观看了尚未制作完工的纪录片,并从中了解到了一些《古炉》背后的故事。

  多年前看不清现在有使命写文革

  贾平凹每一部长篇的问世都备受文坛关注,这一次他又将带来什么样的题材?答案有些令人意外——文革。

  贾平凹称自己的少年时期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他只有十三岁,初中刚刚学到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就辍学回村了。“是我不满意曾经在文革后不久读到的那些关于文革的作品,它们写得过于表象,又多形成了程式。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我应该有使命,或许也正是宿命,经历过的人多半已死去和将要死去,活着的人要么不写作,要么能写的又多怨愤。”在谈及文革这个题材时,他这样表示。“我的旁观,毕竟是故乡的小山村的文革,它或许无法反映全部的文革,但我可以自信,我观察到了文革怎样在一个乡间的小村子里发生的,如果文革之火不是从中国社会的最底层点起,那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却怎样使火一点就燃?我的观察,来自于我自以为很深的生活中,构成了我的记忆。这是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个国家的记忆吧。”他认为,文革对于国家、对于时代是一个大的事件,对于文学,却是一团混沌的令人迷惘又迷醉的东西。“当年我站在一旁看着,听不懂也看不透,摸不着头脑,四十多年了,以文学的角度,我还在一旁看着,企图走近和走进,似乎却更无力把握,如看月在山上,登上山了,月亮却离山还远。我只能依量而为,力所能及地从我的生活中去体验去写作,看能否与之接近一点。文革结束了,不管怎样,也不管作什么评价,正如任何一个人类历史的巨大灾难无不是以历史的进步而补偿的一样,没有文革就没有中国人思想上的裂变,没有文革就不可能有以后的整个社会转型的改革。而问题是,曾经的一段时期,似乎大家都是文革的批判者,好像谁也没了责任。是呀,责任在谁呢,寻不到能千刀万剐的责任人,只留下了一个恶的代名词:文革。”他在后记中写道。

  陕西民间高人相助新作有魔幻色彩

  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称这部作品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体裁是小说,但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方法,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他认为,长篇小说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的经验,让读者读时不觉得它是小说了,而相信真有那么一个村子,这就是他最大的成功。

  虽然立足写实,但在写作过程中,贾平凹却多次到终南山“取经”,他称拜访了很多高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有“神性”的人,意志坚强、定力超常,于是这部写实的作品带上了一丝“魔幻”色彩。写小说中一个老太太时,他得知陕北又发现一个能剪纸的老太太周平英,她目不识丁,剪出的作品却有一种“圣”的境界,并意外地得到一本她的剪纸图册,其中还有郭庆丰的一篇评介她的文章,于是那个人物就有了周平英的影子,他称整个的写作过程中,周平英的剪纸图册以及郭庆丰的评介文章,是他读过而参考借鉴最多的作品。

  64万字的长篇巨著的写作过程是非常不易的,尽管自己的写作生涯已经长达40年,但这部作品还是多次“停顿”:“四年里,原本可以很快写下去,常常就写不下去,泄气,发火,对着镜子恨自己,说:不写了!可不写更难受啊。世上上瘾东西太多了,吸鸦片上瘾,喝酒上瘾,吃饭是最大的上瘾,写作也上瘾。还得写下去。在功夫不济的情况下,我能做到的就是反复叮咛自己:慢些、慢些,把握住节奏,要笔顺着我不要我被笔牵着,要故事为人物生发,不要人物跟着故事跑了。”

  当写完全书稿最后一个字时,贾平凹说:“天爷,我终于写完了,写得怎样那是另一回事,但我总算写完了。”

  这部作品5月底完稿后,已经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将在《当代》杂志全文连载,预计将于2011年1月份面世,《古炉》后记的纪录片将随书附赠。本报记者 狄蕊红


编辑:李薇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