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胜利油田部分油井被地方“瓜分”后转包私人

[日期:2010-10-14] 来源:中安在线(合肥)  作者: [字体: ]

    核心提示:上世纪90年代,胜利油田开始独立运营,油田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冲突变得日益紧张。为缓解矛盾,胜利油田分公司将一部分油井作为代价划分给当地各级政府,这些油田又有相当一部分被转租给私人企业。据一名业内人士称,私人承包性质的油井产量占总产量两成以上。

    中安在线10月14日报道 “闻到了吗?这可是钱的味道!”

    10月2日,山东东营下了一场雨,空气中弥漫着石油的气味。在东营市利津县靶场附近,当地一名姓李的油老板指着远处的几架“磕头机”对记者如此说道。

    这位油老板看中的几口油井属于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李老板都在为能顺利承包下这几口油井而奔走。

    东营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开采腹地,除此以外,在胜利油田其他两个采油主战场滨州、淄博,类似于李老板的私人油老板也为数不少。这些私人承包的油井甚至油田区块隐藏在整个胜利油田的采油队伍之中,表面上看与胜利油田其他编制内的油井并无异样。但根据当地一名业内人士所提供的数据,如今胜利油田年产原油近3000万吨,私人承包性质的油井产量总额就占到了两成以上。

    几年前,在千里之外的陕北油田和新疆油田,数以百计的“油老板”被纷纷强行清理、整顿,与此鲜明对比的是,依附在胜利油田的民营资本却在这里实现了疯狂淘金的财富梦想。

    胜利油田作为聚敛民间资本的黑金天堂还在吸引着更多的人。

    冲突下的胜利油田

    在胜利油田的几个采油重地,胜利油田与当地政府及民众关系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东营作为胜利油田的心脏尤为明显。

    营市成立于1983年,是基于胜利油田发展起来的城市。建市初期,中石化(600028,股吧)胜利油田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兼任东营市政府的领导职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油田业务开始独立运营,政企分家后,胜利油田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冲突变得日益紧张。

    当地一名政府官员向本报记者透露,胜利油田之所以滋生出大规模的私人承包油井,其根源在于油井充当了胜利油田与地方政府及当地居民“协调关系,缓解矛盾”的工具。

    本报记者了解到,2001年左右,胜利油田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冲突逐渐恶化,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出面协调,同时,胜利油田分公司将一部分油井作为代价划分给石油管理局,石油管理局又将手中的油井分配给各地方油区办。但地方油区办作为直属于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并没有对外开展业务的权利,于是,几经倒手后,被划分的油井纷纷挂靠在了各油区办所控制的实体公司之下。

    上述政府官员向记者证实,作为协调油田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油区办下面都有相应的实体公司,这些公司大多都是为了“方便”处理油井而成立,东营市每个区、县都设有油区办,一个县油区办手中控制的油井就多达60余口。

    除此以外,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也借机瓜分油井。在一些采油集中区,当地村民以各种理由阻拦采油队的正常作业,油区办的人前往沟通屡遭拒绝后不得不向公安机关寻求协助。作为补偿,公安局则向油区办提出划拨油井的要求。没有业务经营力量的公安局拿到油井后便将油井挂靠在其管辖范围之内的保安公司名下,企业性质的保安公司于是担当起了油井的盈利工作。

    这些从胜利油田编制内脱离出来的油井一部分被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用于创收,另一部分则被一些“关系户”私人承包。当地一位油老板介绍,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甚至还有一批油井被冠以“扶贫井”的名义划拨至村委会。

    胜利油田的主要工作范围横跨山东省的东营、滨州、淄博等8个地、市的28个县(区),另一名在淄博也有承包业务的油老板向记者透露,在其他几个主要采油地区,以油井为代价处理公共关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类性质的油井数量太多了,具体数据估计也只有油田内部的人知道。”上述油老板说。

    “三产公司”套路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下面,隐藏着三个身份特殊的公司,分别是大明集团、东胜集团、胜凯集团。

    这三个公司被统称为“三产公司”。所谓“三产公司”,即不涉及胜利油田开采、钻井、勘探等主营业务的公司。这三个公司名义上都是胜利油田的二级单位,但自负盈亏,有灵活的运营空间。

    据当地政府官员介绍,胜利油田之前将油井划拨给各油区办后,因为隶属不同部门,管理上的冲突明显。同时,胜利油田为了方便管理油田的人、财、物,油田管理局开始将部分油井下放到三产公司,由三产公司对外合作开发。

   “把油井划给三产公司,私人老板就可以和三产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样油田自己也能创造收益。”上述油老板说。

    胜利油田某采油厂一名技术人员透露,原则上,分配给三产公司的油井都是一些日产低于2吨的废井,或者产量相对不稳定的油井。即便如此,这些油井依旧还有开采价值,但胜利油田分公司从投资成本的角度考虑,觉得“没有再投资的必要,还不如交给私人公司合作开发”。

    在双赢的前提下,一大批油井被划分至三产公司,这些油井一旦下放到三产公司,其在胜利油田的内部编制也随即注销,注销后的油井产量无需上报胜利油田,也不再纳入胜利油田的产量统计。

    这样的操作模式无疑给三产公司和私人老板创造了无缝合作的机会,油老板们纷纷前往三产公司,试图拿下更多的油井。

    但是,私人老板与三产公司的合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无论是利益分配,还是承包条款,都没有统一标准,仅油井承包费一项就存在很大的伸缩空间。本报记者通过当地多个油老板了解到,三产公司与私人老板挂靠的公司签订开发协议后,可以选择将油井的地上设备全部撤走,再由私人老板自己花钱搭建,这些地上设备包括抽油机、油罐、板房、变压器等。除此以外,三产公司也可以将这些配套设施租赁给私人,租金标准也各有不同。

   “主要还是看你的关系到不到位,关系疏通好了,承包费和租金象征性地给一点就行,关系没疏通好,什么都得自己弄。”一名油老板说。

    承包细节可以灵活处理外,划拨给三产公司油井的政策也逐渐放宽。胜利油田一批日产量大、出油稳定的编制内油井也以不同名义归口入三产公司,最终被“关系过硬”的油老板收入囊中。

    本报记者调查得知,胜利油田位于淄博市高清县唐坊镇的采油区就存在一大批被私人承包的编制内油井,这些油井都属于三产公司中的大明集团。

    在东营西城区,某乡镇领导一口气承包了47口编制内油井,这些油井日产原油大多都在5吨以上,并且产量稳定。

    “三产公司就相当于胜利油田的后花园,现在私人想承包就得找他们,把关系打点好,就可以把采油厂的好井拿过来。”一名油老板说。

    胜利油田某采油厂一名职工透露,胜利油田共有约11个采油厂,各采油厂下面设有分矿,每个分矿下又有数量不等的油井,整个胜利油田的油井数量为20071口,这些油井都编有井号,而一旦油井被石油管理局以各种名义划分到三产公司,那么代表油井归属地的井号也就变成了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

12下一页  GO

编辑:王琳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