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半坡遗趾”令游客疑惑 导游:用脚走出来的遗迹

[日期:2011-07-30]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张小刚 [字体: ]

半坡博物馆展示大厅门头上的“半坡遗趾”四个大字 本报记者 张小刚摄

  7月27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展示大厅前,来自南京的游客胡女士看着大厅上的题字很疑惑:怎么把“半坡遗址”写成了“半坡遗趾”?会不会是个错别字呢?“半坡遗趾”这四个字是当年郭沫若先生参观遗址后题写的。50多年过去了,尽管猜疑不断,但这个题字还是从开馆使用至今。

  导游讲解为“用脚走出来的遗迹”

  师女士在西安半坡博物馆做了十几年的讲解。她说,她接待过的很多游客都对这个“趾”字提出过疑问,认为是个错别字,正确的应是“半坡遗址”。

  博物馆里的讲解员一般给游客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趾”在古汉语里是个通假字,通的就是“址”;另一种说法就是“半坡文明是先民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以用“足”字旁的“趾”。“我们这样讲了后,游客也不一定都相信。”师女士说,但只要一听说这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亲笔题字,大多数游客都会认同,并且会觉得更有意思。

  据了解,位于西安东郊的半坡遗址于1953年在修建纺织厂专用铁路线时发现,1954年开始发掘,1956年文化部决定由财政部拨款30万元建半坡博物馆,并于1958年4月建成开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副馆长何周德介绍,“半坡遗趾”的题字是郭沫若先生在1957年11月建馆期间来参观时题写的。“1958年开馆时,展示大厅就用郭老的‘半坡遗趾’的题字,一直用到现在。”何周德说,当时郭老的题字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经放大后用水泥质地做在了大厅的门头上。2003年展厅翻修时,郭老的题字被整块切割下来,2006年新大厅建好后又原模原样镶嵌了上去。

  郭老为啥用“趾”至今还是谜

  无论是查阅《新华字典》,还是查《辞海》,都只有“遗址”之说,并没有“遗趾”的词条。为什么郭老用“趾”而不是“址”?是不是郭老一时的笔误?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郭老喝多了手下之误。

  对此,何周德并不这样认为,他给记者看了郭老给半坡博物馆写的另外的一幅字,这幅字是1959年7月6日写的,当时博物馆已开馆一年多,其中有一句是“今来半坡观先民遗趾”,用的依然是“趾”而不是“址”。“时隔近两年还是用同一个字,说明这就不是郭老一时的笔误了。”何周德认为,由于当时时代环境比较禁锢,郭沫若先生又是领导(当时郭沫若任中科院院长之职),即使当时有人也有疑问,但都没有当面向郭老提出来,而郭老在其他地方又没有对此进行过说明,所以如今就成了一个无人解开的谜。

  此前,网上一位叫任海涌的网民写了一篇题为《郭沫若还写错字呢?何况铁凝》的博文,文中就写“郭沫若怎么把遗址的‘址’写成了脚趾的‘趾’”,文章还用“人无完人,金难足金”来证明“再大牌的人物”也会犯错。

  做语文教学多年的陈汉民认为,郭老用“趾”并没有错。他解释,郭老之所以用“趾”而不用“址”,其一是有踪迹之意,认为遗址是遗存下来的一鳞半爪的痕或迹而不是全貌;其二是通“址”,《文选》中潘岳的《西征赋》中有“擢百寻之层观,今数仞之余趾”。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党怀兴认为,现在规范的写法应该是“遗址”而不是“遗趾”,但当时郭老为半坡题字已是历史事实,可以使用。他还说,在古汉语中,“趾”本身也有建筑的基址、底座的意思,从这一点上讲郭老用“遗趾”也是讲得通的。

  何周德认为,作为一个古文字领域的泰斗,郭老用“趾”应该是有他的用意的,但至于用意何在,现在还没有相关史料说明。他还表示,“半坡遗趾”的题字已是郭沫若先生留给半坡的珍贵的遗产,尽管引起了很多疑问,但作为对郭老的敬重,这块题字还是会沿用下去。(记者 张小刚)


编辑:寇娇洁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