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瓷罐酸奶:“小”就要“关门”吗?

[日期:2009-10-27]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1256525399062.jpg

  北京南锣鼓巷街边销售的老北京瓷罐酸奶。

  提起圆口上扎着橡皮筋儿的“大肚”瓷罐酸奶,很多北京人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那沉甸甸的手感、酸甜醇香的味道,已经伴着他们走过了几十年,融入几代人的生活记忆。

  然而,随着袋装酸奶、盒装酸奶的大量上市,瓷罐酸奶的市场不断缩小。目前,北京瓷罐酸奶生产厂家已经从前些年的30多家锐减到两家。北京震寰乳业有限公司作为“硕果”仅存的两家企业之一,最近也陷入了生产困境。瓷罐酸奶是去是留,再次牵动了人们的心。

  厂址搬迁,新建审批遇阻

  震寰乳业坐落在北京大兴区旧宫镇,厂区占地近10亩。按照规划,这里因兴建地铁站,附近的企业和居民都要搬迁。

  震寰乳业经理丁震寰说:“企业搬迁政府给了几百万元的补偿,拆迁后技术、设备都还在,原本可以换个地方再建厂,我们也选好了新厂址,但是新厂的生产审批却遇到麻烦。”

  按常规,企业搬迁复工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手续,新厂建好后,卫生、质监部门检查合格就可以开工生产了。今年7月,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修订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周边产业区,新建和改(扩)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500吨及以上,改扩建液态乳项目日处理生鲜乳能力(两班)须达到300吨及以上,并在2010年前淘汰生产能力在200千克/小时以下的手动及半自动液体乳灌装设备。

  有了新的准入“门槛”,震寰乳业的迁址复工就变成了新建项目,必须按新标准重新审批。为此,丁震寰到相关部门跑了十多趟,但仍毫无进展。旧厂要拆迁,新厂又批不下来,震寰乳业一下子陷入了生存困境。

  长不大的小企业也有优势

  日前,记者来到震寰乳业老厂区。由于搬迁在即,厂里的生产处于半停顿状态。透过玻璃窗,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里见不到工人,两台半自动酸奶罐装设备也已停止运转。

  震寰乳业生产瓷罐酸奶已经好几年了,从事生产的一线工人有30多名,加上管理、配送、后勤等人员也不过百十来人,是名副其实的小企业。

  对于新政策设立的生产规模这道门槛,丁震寰有些想不通。“瓷罐酸奶采用传统制作工艺,更适合小企业生产。”

  丁震寰介绍说,瓷罐酸奶没有额外添加食品稳定剂,保鲜时间只有72小时,基本上属于现做现卖。另外,瓷罐酸奶的灌装过程是半自动化罐装设备加上手工操作完成的。灌装机往瓷罐中注入乳液后,哪一罐的量少了,工人就会手动添一些,然后盖上纸片封口,用皮筋绷紧,再统一送到发酵室发酵。这样的制作工艺,并不适合大批量、规模化生产。还有,厂里会根据淡旺季市场需求的不同,来调节酸奶的产量。夏天旺季的时候每天要生产几万瓶,冬天淡季的时候一天只生产一两千瓶,这样大的产量“落差”大企业也很难做到。他们生产的瓷罐酸奶在全北京有70多个批发点和上千个零售点,销路一直不错。

  即便按最大产量计算,震寰乳业的日用奶量也就是十几吨,离新政策规定的日处理生鲜乳能力300吨及以上的要求,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丁震寰说,想要生产能力“达标”,多上几套设备就可以解决;可市场需求就那么大,酸奶生产多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到头来,300吨的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还是十几吨,企业多花了冤枉钱,还造成设备闲置浪费。

  “政策不应该一刀切,这一刀‘切’下去,小的乳品企业就没办法干了,这个行业也就不会再有中小企业了。”丁震寰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新厂审批不下来,投入近千万元的生产设备只能当废铁卖,近百名职工的“饭碗”也将难保。

  支持中小企业政策不能“打架”

  面临生存困境的,不仅仅是震寰乳业一家企业。据中国食品工业网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乳品企业有1500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是生产规模较小的中小乳品企业,日处理液态奶量在50吨以下。如果这些中小企业都因规模不达标而被“关停并转”的话,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失去“饭碗”。

  在北京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王女士说,在国外,有好多小咖啡馆、小面包房、小奶酪店这样的小企业,产品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生意虽然不大,但都活得挺好,有的甚至传了几代人,成了当地的老字号。“我觉得规模不能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标准,大企业不一定强,小企业也不一定差。只要企业在卫生、环保、产品质量等方面达标了,就应当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发展,而不该再设其他门槛。”

  在采访中,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表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的政策,包括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税负等,确实为中小企业渡过经营难关帮了大忙。但国家政策也有“打架”的时候,这边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那边却又大刀阔斧地“砍掉”中小企业,令很多中小企业无所适从。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再不能继续下去了。


编辑:魏文文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